這一定是故意的

Brain 9

這一定是故意的

72歲鄭先生,退休前是專業攝影師,退休後,一開始還很有興致四處拍照,這幾年生活漸漸起了變化,套句太太說的:整天宅在家。以前當寶的相機,也不擦了,常常盯對著電視發呆,老是反覆說著相同的事,甚至忘記已經洗過澡,還會再洗一次,身上的零錢也問不出花到哪裡去了。太太跟女兒們覺得不對勁,帶他過來就醫。
當叫號燈響起,病人緩緩走入診間,動作雖慢卻也協調,對初次見面的醫師點個頭。醫師問起病程,家人急忙地述說她們覺得奇怪的表現,相較之下,鄭先生沉默不語,不反駁也不表達意見,好像說的是別人的故事。請病人談談最近的狀況,病人表示最近好像記憶力有一點變差,其餘就不再多說了。病人很配合地完成神經學檢查,安排抽血,影像檢查與下次回診。
病人跟太太離開診間後,原本走到門口的小女兒折回來,欲言又止,有件事十分困擾,不知道跟疾病是否相關。她說:我爸爸一直在line上到處發貼圖,每次都同一個圖案,有時候早上五點就發,一些親戚被line的聲音吵醒,大家議論紛紛。一個月過去,委婉勸告都沒有用,每天依舊持續這樣的舉動。女兒有個結論,”醫生,我覺得,這一定是故意的!”

 
認知功能

真的是故意的嗎?

仔細看了貼圖,的確,每隔一段時間,一模一樣的貼圖就傳到幾個特定群組,幾分鐘到數十分鐘不等,一直反覆。我突然想到我有類似的經驗,三歲的小姪女有次連發20張愛心貼圖給我,圖形雖然不同,但都有愛心,她媽媽來電說,她想跟姑姑說她很愛姑姑,所以瞬間發射超多愛心。兩方比較一下,從貼圖樣式,間隔時間,行為屬於偶發性或持續性,這幾點比較下來,確實不一樣。但是這是為什麼呢?真的是故意的嗎?
經過幾次門診與心理師一同細心詢問,謎底終於揭曉。鄭先生緩緩地說:”我想要我女兒永遠在最上面。”我突然懂了,原來鄭先生想讓女兒的line排序永遠在最上層。”為什麼要在最上層?”鄭先生回答:”我怕找不到她們。”所以,當他發現女兒們的line被後來的訊息慢慢掩沒到下層,他就趕快再發個貼圖,讓她們的排序能夠置頂。
“為什麼你怕找不到她們?”鄭先生突然抬頭看著我說:”她們很重要阿”。  
得了失智症後,病人常常找不到東西,空間與時間也時常感到混淆,甚至在住家附近迷路,新事物學習上需要更多的時間。”再發個貼圖”是鄭先生想到的解決方法,如此一來,女兒們的訊息就不會不見了。這位嚴肅的父親,原本話就不多,幾乎不曾對女兒們說過”我愛妳”,失智後,說出來的語句就更少了,他用他的方式記住女兒們在心中的排序,這是他沒說出口的。女兒們聽完,靜默後,微微啜泣。是的,這個”故意”埋藏在滿滿的愛裡。
最後我們給的處方是:在診間裡教鄭先生群組的”釘選”功能,這樣女兒群組就能永遠置頂,不被掩沒。他練習很多回終於學會。除了藥物,三個月後的回診作業,拍一張太太最漂亮的照片交回,或許疾病與個性,使他無法藉著語言完整表達,希望透過他最孰悉的模式,跟我們分享他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