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覺失調

思覺失調症是什麼?5大症狀與照護指南

🧠 思覺失調症是什麼?從幻聽、妄想到社會退縮的全貌

思覺失調症(Schizophrenia)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,會影響患者的思考方式、情緒反應與現實感知。常見症狀包括幻聽、妄想、言語混亂,以及人際或工作功能的退化。這些症狀通常於青春期至成年早期發作,男性好發於15-25歲、女性為25-35歲。

🧩 思覺失調症的 5 大核心症狀

以下列出診斷思覺失調症時常見的五種症狀,需符合其中兩種以上,並持續至少一個月:
🔹 1. 妄想
病人會堅信一些明顯與現實不符的想法,例如認為有人在監視自己、被政府控制、被下毒等。
🔹 2. 幻覺
最常見的是幻聽,如聽到有人評論自己、命令自己做事。幻視或幻嗅也可能出現。
🔹 3. 思考或言語混亂
語言變得難以理解,對話常跳躍、前後矛盾。
🔹 4. 負向症狀(Negative symptoms)
如缺乏情緒反應、意志力低下、對生活缺乏動力、社交退縮等。
🔹 5. 僵直或異常行為
如動作僵硬、姿勢奇怪、對外界反應降低,甚至出現蠟人現象(waxy flexibility)。

⏳ 思覺失調症的病程階段與發病前徵兆

許多患者在出現明顯症狀前,會歷經「前驅期」:
  • 覺得人際氣氛怪異
  • 開始退縮社交活動
  • 個性與以往不同
  • 學習或工作功能退化
此階段若能及早介入,將有機會延緩或減緩病情發展。

🩺 思覺失調症的診斷方式

  • 臨床訪談與觀察:詢問病史、症狀出現時間、內容等。
  • 排除其他疾病:如甲狀腺疾病、癲癇、藥物影響等。
  • 使用精神評估量表(如 PANSS)
👉 欣悅診所提供多專科整合評估,可從神經、內科、精神三方面進行「腦健康整體評估」。

 

💊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方法

🧠 1. 藥物治療(抗精神病藥物)
  • 穩定幻覺、妄想、情緒失調
  • 第一線為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」,副作用較低
🧑‍⚕️ 2. 心理治療
  • 認知行為治療(CBT)
  • 家庭支持與教育
🏠 3. 社會功能重建
  • 職能訓練、復健治療
  • 支援性住宅、庇護工場
❤️ 欣悅診所特色治療
  • 精神科 + 神經科 + 家醫科整合門診
  • 腦健康門診提供「腦功能篩檢」與「病識感建立」
  • 壓力與慢性病門診協助改善復發風險因子

📉 思覺失調症可能造成哪些功能退化?

  • 社交孤立、與親友疏離
  • 工作/學業退步或中斷
  • 經濟能力喪失
  • 無法獨立生活
  • 增加憂鬱、自殺風險
🔔 若長期未治療,可能導致腦部功能退化與慢性化。

🔄 如何預防思覺失調症的復發?

  1. 規律服藥:避免自行停藥
  2. 維持作息與睡眠
  3. 降低壓力來源:避免情緒刺激或重大變化
  4. 持續精神支持與家人陪伴
  5. 定期門診追蹤
👉 欣悅診所「壓力與慢性病門診」可協助生活壓力管理,預防復發。

🏡 家屬照護:與思覺失調症病人如何相處?

  • 不爭辯幻覺與妄想內容,但可表達「你的感受我理解」
  • 維持生活規律,一起規劃作息表
  • 避免過度指責與批評,提升病人自尊
  • 參與家庭支持團體或衛教活動
  • 讓病人參與復健活動,避免完全隔離在家

❓ 常見問答 FAQ

Q1:思覺失調症和多重人格是一樣的嗎?

A:不是。思覺失調症主要是幻聽、妄想與現實感喪失;多重人格屬於解離性障礙,兩者不同。

Q2:思覺失調症會不會好?

A:若及早治療、規律服藥與追蹤,部分患者能回歸職場與社會生活,症狀可穩定控制。

Q3:有沒有不靠藥物就能改善的方法?

A:藥物是核心治療,心理治療與支持照護可輔助改善功能,建議與醫師共同討論。

Q4:思覺失調症會遺傳嗎?

A:有遺傳傾向,但非絕對。若有家族史,可早期關注心理變化。

Q5:病人一直否認自己生病怎麼辦?

A:這是「病識感不足」的表現,可透過家屬溝通、精神科醫師介入或結合門診治療協助。

Q6:病人情緒失控時怎麼辦?

A:避免正面衝突,提供安全空間,必要時尋求醫療協助或就醫。

Q7:欣悅診所如何幫助思覺失調症患者?

A:我們提供「腦健康門診」與「壓力與慢性病門診」,由精神科、神經科與家醫科共同照護,協助患者穩定症狀、重建功能並預防復發。